本网讯(通讯员:周雯琪 肖楚阳)7月21日至24日,学校在襄阳市委党校举办2025年暑期高层次人才研修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强国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人才强校”行动计划,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21日下午,培训班举行开班式。襄阳市委党校副校长白志国出席开班式并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组织部部长马小龙作开班动员讲话,开班式由校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兼党校常务副校长王涛主持,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季家友及全体参训学员参加开班式。

马小龙指出,学校自2023年起开始举办暑期高层次人才研修班,已连续举办三期,这体现了学校党委对高层次人才一以贯之的关心和培养。通过在襄阳举办研修班更好促进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同时也为参训学员提供一个相互认识、交流的平台,更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科学研究合作,助力一流学科建设。

马小龙对参训学员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坚守本分、恪守道德,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升华价值。要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教育家精神激励自己,以“四有”好老师标准和“四个引路人”目标追求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强化身份意识、涵养师德师风,锤炼育人本领。二是要矢志创新、勇攀高峰,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深刻理解湖北省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的战略意义和“61020”“71020”对高校以及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要将个人的学术发展融入到学校的事业发展中去,围绕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规划、融入,为学科的发展作贡献。要紧紧锚定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要围绕学校确定的“磷化工第一高校”目标,在解决磷石膏高效综合利用等“卡脖子”难题上团结协作、集智攻关,力争产出一批大成果、大奖项。三是要勤学实干、毕力同心,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当好先锋闯将。要紧紧围绕学校《九条措施》、年度工作要点、一流学科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坚持“勤学实干、毕力同心、共创一流”的精神状态,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提升工作能力,注意廉洁自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积极作为,为成为专业型、专家型干部奠定坚实基础。
理论教学环节,襄阳市委党校刘南方老师带领参训学员系统学习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铁律要求;襄阳市发改委二级调研员李地宝老师以《坚定信心、激发活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奋力谱写支点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为题,深化了参训学员对“支点建设七大战略”目标内涵的理解。

实践教学环节,在谷城堰河村,学员们亲身感受了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的乡村新貌;在比亚迪襄阳产业园,真切体会了以创新驱动锻造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在航天42所,实地领略了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国防科技的强劲势头。


主题研讨环节,参训学员通过圆桌会议,以“支点建设,高层次人才何为”为交流主题,结合自身科研、教学工作实际,围绕湖北省“支点建设七大战略行动”踊跃发言,积极讨论,进一步明晰了未来的努力方向和责任担当。

24日中午,培训班举行结业式。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兼党校常务副校长王涛总结讲话。王涛对承办此次培训任务的襄阳市委党校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全体学员顺利结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就参训学员进一步落实好学用转化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以忠诚信仰把稳人生航向,做政治坚定的明白人。在学习工作中“守口守心守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把“两个维护”落到实处。二是以赤诚匠心耕耘三尺讲坛,做立德树人的大先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始终铭记老师是第一身份,教学是第一工作,要涵养高尚师德,严守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要倾心教书育人,永葆仁爱之心。三是以无畏锐气勇攀科技高峰,做创新突破的先行者。要紧盯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特别是要在解决磷石膏高效综合利用等“卡脖子”难题上团结协作、集智攻关。

结业仪式上,电气信息学院陈龙、管理学院吴诗嫚、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关志朋、兴发矿业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秦征远四位学员代表分享了心得体会。
校党委组织部(党校)、人才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各学院(部)高层次人才代表等参加了培训。

(审稿人:王涛 季家友)